• 河南通许法院:排忧解难暖民心 锦旗虽小情谊深
  • 七夕文创节,我在千年木莲王树下等你来----武汉锦心设计文创团队走进利川市毛坝镇新华村木莲王府掠影
  • 湖南: 常德市交通系统举办出租车驾驶员创文专题培训班
  • 湖南桃源县召开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迎检工作大会
  • 湖南: 鼎城法院开展“为党旗添光彩 为创建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 湖南省公安厅举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
  • 延边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宝 调研指导珲春检察工作
  • 【县区政务——河洛明珠 大美巩义】巩义小关镇:乡村振兴增添美丽产业新“引擎”
  • 湖南常德市第一医院第8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王欣艺赴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
  • 【百日行动】 湖南岳阳市公安局君山分局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法治中国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联系电话:010-57187769
www.fzzgw.com.cn

   高层动态

大同云门山下,一位“不寻常”的返乡人杨金君

来源: | 作者:马静波 | 发布时间: 2025-10-27 12:50:16 | 48 次浏览 | 分享到:

  早就听说阳高县有位返乡企业家,放下如日中天的事业回乡投资文旅,搞得风生水起。深秋的一个清晨,一行人驱车前往探访。出大同市区,一路向北,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眼前绵延的大山扑面而来——这就是云门山。

  穿过进山牌楼,远远便可看到依山而建的亭台长廊,十分壮观。沿着蜿蜒的小路穿村而过,约五六分钟,便来到了云门花海景区。“欢迎!欢迎!”一位身材高大、穿着精干的身影快步走来。他,就是今天要采访的主角——阳高县和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金君。

  “你们看这些玉米,是我们前几天布置的,《羽翼之下》剧组刚在这里取完景。”杨金君轻抚着木屋门头悬挂的金黄玉米串,语气里满是自豪。那些玉米串在晨光中泛着温暖的光泽,与远处的明长城遥相呼应,构成一幅别有韵味的山居图。

  就在这个普通的秋日早晨,在这座他倾注了十年心血的山头上,杨金君开始讲述起他的半生故事。

  创业之路——从农家子弟到商海弄潮

  今年61岁的杨金君是地道的阳高县龙泉镇乳头山村人。“我15岁当过民兵,后来还学过木匠,都能自己出活儿啦。19岁时,我决定离开家乡去山东闯荡。”

  外出打工的日子很艰辛。在山东淄博,杨金君当过饭店服务员,做过医院保洁,干过商场售货员,但凭着勤快好学、吃苦耐劳、认真细致的劲头,他在每一个行当里都干得非常出色,后来当上了商场副经理。

  杨金君坦言自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放下了令人羡慕的副经理职位,干起了个体。摆地摊卖鞋、卖布、卖传呼机,什么赚钱卖什么。杨金君爱动脑筋,他卖什么都比同行卖得快、卖得多、赚钱也多。干了不到两年,生意进一步扩大。

  “后来我又搞起了儿童服装批发和童装加工,最高峰时,光仓库就租了7个。”杨金君说,那时候年轻力壮,精力旺盛,一门心思扑在生意上,有时忙起来一天吃不上一顿饭。靠着坚韧干劲和诚信经营,这个初中没毕业的农家子弟硬是在商界拼出了一片天。

  杨金君爱读书、爱学习。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他在打工期间就读过夜校,还经常泡在新华书店,企业管理、财会学甚至心理学的书籍都如饥似渴地阅读。如今,他家里的书柜,占据了整整一个房间。

  

  赤子之心——乡愁深处的反哺与担当

  在外创业30年,杨金君无疑已经成长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但他心里始终感觉缺点什么,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那股空落落的感受却日益泛滥——那就是他的家乡情节。

  “父母岁数越来越大了,自己在外打拼30年,觉得亏欠父母挺多。”杨金君说,每次回乡探亲,他都串门走亲戚,看到乡亲们还在为吃水发愁,看到家乡的发展还很缓慢,乡亲们的生活还不富裕,他心里就像压着块石头,回去反哺家乡的根也越扎越深。

  2014年,生意如日中天的杨金君最终做出了决定——返乡。妻子起初不同意,他就带着妻子一次次回乡;家人反对,他却认准了就不回头。

  回村第一件事,他自掏腰包50多万元实施截潜流工程,解决村民的吃水难问题。当清冽的自来水从村民家中的水龙头涌出,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在杨金君眼里,全村273户人家都是“自家人”。村民们说起杨金君,也总有讲不完的故事。“这孩儿回来可没少为村里办实事。”村民们掰着手指头数,“引水进村、修缮古庙、建设河沟防洪大坝……逢年过节还给咱发米、面、粮、油,考虑得可周全啦。”

  杨金君办公桌前的一份捐资明细表记录着惊人数字:2014年至2025年,他个人捐资达1372万元,涵盖吃水工程、节日福利、大学生资助、扶贫帮困等方方面面。特别是11年间共资助大学生41人,费用达675.5万元。

  当被问及如此付出值吗,杨金君沉默片刻:“每次看到乡亲们开心的笑脸,看到受资助的大学生能够专心学习,就觉得值得,一切都值得。”

  文旅深耕——十年铸就云门山梦想版图

  返乡发展,说起容易,但做起来却并非易事。杨金君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这又是一条非常艰辛的道路。

  “乳头山村有着很好的旅游资源,但这么好的风景却没能给当地百姓带来好光景。”刚一回村,杨金君便开始琢磨起来,如何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让乡亲们吃上旅游饭。

  有人劝说他搞房地产来钱快,但杨金君拒绝了。他说,“我回来,并不是为了赚钱,是要为村里留下点今后能够长远发展、村民能够稳定增收的‘家产’。”

  2016年,杨金君牵头成立了阳高县和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20年文旅长远规划:以长城文化旅游带为核心,以边塞文化为主线,以地域民俗文化为基础,通过配套完善自然观光、游乐休闲、民俗体验、康养度假、山地运动、休闲娱乐等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云门山旅游度假区。

  “看看,这就是我们的网红桥,夏天来这儿游玩的人特别多;这边是我们打造的儿童游乐区,项目非常多,孩子们就喜欢玩这些……”杨金君带着记者游览云门花海景区,沿着百米长廊拾级而上,秋日的晨光穿过廊柱,照射在青石板上。站在长廊尽头远眺,明长城如苍龙盘踞,古烽火台静立在阳光下。

  “这些石头是我们从周边山上找来的,这片树林是从15公里外移过来的,财运大道上的13个钱币都是纯铜的,每个有1吨多重呢,烧烤区的木制板凳桌椅都是从香港定制过来的……”每到一处景点,杨金君都详细讲述着建造经过。转眼十年,宛如昨日,这里的一石一木,一砖一瓦,都倾注着他的心血。

  十年间,这个不服输的汉子带领公司投入3.6亿余元,打造了网红桥、财运大道等16个景观景点;投入5800万元修缮龙王庙、云中禅寺等;总投入10亿元完善基础设施——新建道路3.5公里,完成绿化22000平方米,硬化街面21500平方米……

  “我们要实现品牌价值的创新传播。”前不久,杨金君又投资拍摄院线电影《羽翼之下》,让“云门花海网红桥”“云中禅寺”两大文化地标首次通过影视载体走向全国。“这些景区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旅内涵,更凝聚着阳高县的地域文化精髓。我要宣传好家乡,让更多人了解这里,让更多人来这里旅游打卡。”他说这话时,坚定的眼神里闪着光。

  杨金君用十年时间,把商海积累的智慧和对故乡深沉的爱,一点点砌进了这座大山的肌理中。 “现在大同的旅游非常火爆,我们要借助这股东风搞好下一个十年计划,最终要将这里打造成为晋北地区全季节旅游、全年龄段服务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站在自己一手打造的景区里,杨金君望向远处山脊,信心满满地说。

  暮色四合,云门山的轮廓渐渐模糊在黛青色的天幕中。夜晚的云门花海美得让人心醉,乳头山上华灯璀璨,亭台楼阁的轮廓在灯光中格外分明,那温暖的光晕,如同杨金君带回故乡的希望。(马静波  苑捷)


   基层风采

   人物访谈

【编辑:张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