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凉意渐浓,一面绣着 “公正调解化干戈,护航物流稳畅通” 的鲜红锦旗,却为石家庄市藁城区司法局南孟司法所带来了别样的温暖。这面锦旗的背后,藏着一段跨越两个月的纠纷化解故事,也显出基层调解工作者以情理法为笔,书写社会和谐的担当。


故事始于藁城区南孟镇物流园的一场意外:某物流公司职工在执行运输任务时遭遇汽车追尾事故,不幸身亡,生命的戛然而止让原本忙碌的物流链条按下暂停键,更让职工家属与公司陷入了激烈的赔偿纠纷。一边是痛失亲人、渴望获得合理补偿以渡难关的家属,情绪激动中带着难以平复的悲痛;一边是面临意外损失、对赔偿标准存在疑虑的企业,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矛盾如同秋日里的寒霜,越积越厚。
在公安派出所的指引下,双方带着满心的焦灼走进了南孟司法所。调解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在起初的沟通中,家属的悲痛情绪与企业的顾虑相互碰撞,让调解一度陷入僵局。但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并未退缩,他们以 “润物细无声” 的耐心,开启了长达两个月的调解之路。
调解室里,调解员既当“法律讲解员”,又做“情绪疏导员”,他们查询了相关案例,找到赔偿法律依据,明确了公司的工伤赔偿责任,并向双方清晰解读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与计算标准,首先明确了“法” 的底线;又运用“换位思考”的沟通技巧,让企业共情职工家属的丧亲之痛,向家属传递企业面对意外的实际困难,用 “情” 的温度化解对立;同时,以 “理” 为桥梁,引导双方跳出情绪漩涡,理性看待赔偿问题,明白 “对立则两伤,和解则双赢” 的道理,增强双方依法解纷意识。
在充分调查了解后,调解员准确找到解开“疙瘩”的关键:公司为职工投保了保险,前期保险已经进行了部分赔付,并非逃脱责任。司法所确定了调解方案,在明确公司已部分履行赔偿的基础上,劝说双方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补足剩余款项。经过数十次的沟通、协商与磨合,这份浸润着耐心与责任的调解工作终于迎来曙光,2025年11 月 3 日,在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见证下,职工家属与物流企业最终就工伤赔偿达成一致意见,签下了调解协议,明确的赔偿款项,不仅抚平了家属心中的部分伤痛,也让企业卸下包袱,重新投入到物流运输工作中,曾经紧绷的物流链条再度恢复畅通。


这场纠纷的化解,恰如秋日里的细雨,无声滋润着矛盾的裂痕,让和谐之花重新绽放。石家庄市藁城区司法局南孟司法所始终以 “情理法” 为标尺,用专业与温情化解干戈,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地方物流产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真正将 “润物细雨化秋意” 的美好寓意,落到了守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实处。
(杜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