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通许法院:排忧解难暖民心 锦旗虽小情谊深
  • 七夕文创节,我在千年木莲王树下等你来----武汉锦心设计文创团队走进利川市毛坝镇新华村木莲王府掠影
  • 湖南: 常德市交通系统举办出租车驾驶员创文专题培训班
  • 湖南桃源县召开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迎检工作大会
  • 湖南: 鼎城法院开展“为党旗添光彩 为创建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 湖南省公安厅举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
  • 延边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宝 调研指导珲春检察工作
  • 【县区政务——河洛明珠 大美巩义】巩义小关镇:乡村振兴增添美丽产业新“引擎”
  • 湖南常德市第一医院第8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王欣艺赴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
  • 【百日行动】 湖南岳阳市公安局君山分局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法治中国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联系电话:010-57187769
www.fzzgw.com.cn

   高层动态

勉县法院:以法之名,护“未”成长

来源:勉县法院 | 作者:李思科 | 发布时间: 2025-09-08 19:57:29 | 52 次浏览 | 分享到:

  (李思科 雷宏)近年来,勉县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聚焦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立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在温泉人民法庭设立少年审判法庭,落实“三审合一”工作要求,通过专业审判、司法建议、法治宣传、家庭教育指导“四合一”工作机制,做实做优未成年人司法保护。2023年,该院温泉人民法庭因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方面的突出成效,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巾帼文明岗”。

  专业审判:守护孩子的法治蓝天

  9岁的小王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生活,一天,小王因写字速度慢,被父亲用衣架抽打,致其手臂、背部多处软组织挫伤。学校发现后立即报警,小王母亲得知情况后诉至法院,请求变更抚养权。案件受理后分流到少年审判法庭,法庭并未简单裁判,而是深入孩子家庭调查走访,同时委托心理咨询师对孩子进行心理评估与疏导,孩子多次明确表示仍愿意继续跟随父亲生活。经查,父亲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与孩子情感关系良好,但教育方式存在问题。法院依法当庭对父亲实施训诫,并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最终,依据“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出发,法院未支持变更抚养权的诉讼请求。

  今年年初,该院在温泉人民法庭设立少年审判法庭,通过优化审判团队、创新工作机制、聚合多元力量,实现对涉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集中审理和归口管理。该院积极构建“法院+妇联+N”的多元协作机制,与妇联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未成年人案件联动化解制度;与县医院共建“妇女儿童权益司法保护+心理疏导”机制,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推行“双卷制”审判模式,突出“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依托心理干预、家庭教育指导与社会修复等服务,助力涉案未成年人重返健康成长轨道。

  司法建议:织牢综合治理保护网

  勉县法院在审理多起校园伤害案件时发现,涉事学生多为农村的留守儿童,遂向县教育局发出司法建议,呼吁加强留守儿童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常态化的学校联动及心理预警机制。县教育局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大家访”行动,组织教师深入家庭,全面摸排学生情况,为单亲、留守、经济困难及心理困境学生建立专属档案,实施“一生一策”心理援助,推动“家—校”协同机制落到实处,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疏导、早保护”,有效提升了县域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司法建议不仅是“抓末端、治已病”,更是“抓前端、治未病”的重要举措。该院通过类案分析、风险研判,协同教育、民政、妇联等部门,将司法保护环节前移,共同构建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立体防护网。

  法治宣传:强化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

  在法治教育方面,勉县法院着力构建“三有”工作模式,推动法治精神深入校园。一有专业队伍,持续开展“防控校园欺凌”“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等主题普法活动,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护能力。截止今年上半年,该院团委组织的与法“童”行校园行活动已走遍全县18个镇街。二有广泛阵地,在全县中小学创建“红领巾法学院”24所,其中省级5所、市级19所,实现法治副校长城区学校全覆盖,打造青少年法治实践教育主阵地,引导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三有丰富载体,依托“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等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法律威严,在互动中树立规则意识。

  通过系列法治宣教活动,勉县法院不仅传递了法律知识,更在未成年人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点亮了一盏明灯。

  家庭教育指导:为“失范”父母补课

  张某和李某因长期感情不和诉至法院要求离婚,但双方都拒绝抚养8岁的女儿。案件受理后,法官并未立即作出判决,而是向双方当事人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函》,郑重告知:“婚姻关系的解除只是成年人之间的事,孩子不应成为牺牲品。”法官多次通过面谈、电话等方式开展教育指导,从伦理亲情、社会责任、法律义务等多维度进行心理疏导与思想干预,引导父母理性处理婚姻纠纷,避免将矛盾传导给子女。最终,双方均表示将改进教育方式,注重情感关怀,共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该院在涉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中全面推行家庭教育指导机制,通过提示、指导、训诫等多种方式,督促父母切实履行抚养、教育和保护义务,从源头上减少对未成年人心理创伤与行为失范问题。

  “未成年案件不能只靠法院单打独斗,必须让各方力量参与进来攥指成拳”,勉县法院少年审判法庭负责人说。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司法仅是其中一环。该院将继续延伸审判职能,强化部门协作,深化教育引导,以司法智慧与温度,守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为构建更加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贡献法院力量。

  


   基层风采

   人物访谈

【编辑:张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