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质生产力是未来发展的新增长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新时代新阶段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深、走实、走好推动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关键性战略举措,也是实现人民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必然举措。数字技术赋能生活以及创新场景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用知识产权赋能数字经济,用知识产权为数字经济腾飞插上“翅膀”。数字业态的形成是数字经济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知识产权的重要功能是对业态资源的配置产生导向作用,实现知识产权赋能数字业态资源创新,就要将知识产权作为新业态资源的创造者,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效率为主的创新。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数据要成为数字资产必须依法确权,只有在其资产地位得到产权界定的前提下,才能不断激励高水平的资产创新。因而科学规范有序运行的高品质创新环境,来自于对知识产权强有力司法保护和制度保障,实现知识产权赋能数字生态环境创新。习近平在2014年6月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当下和未来发展的新增长极,体现了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精粹。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聚焦高质量发展短板弱项,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因而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标志,从理论上确立了我国生产力快速量变中正在发生部分质变的“新质”的基本样态。数字经济通常是由数字技术、数字化平台和数据要素三大基本模块构成。其中,数字技术构成了数字经济运行的基础;数字化平台是数字经济运行的主要载体,而联通得以实现所需要的信息传输载体以及融合能够完成所依赖的联结纽带就是数据要素。数字技术是实现数字经济目标的工具或手段,数字技术越先进,其应用也就越广泛、越深入,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就越高。我国前沿产业技术已进入“无人区”,部分领域已经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未来产业的发展过程,就是新质生产力生成与进化的过程,新质生产力就是未来发展的新增长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基础,能够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下和未来需要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催生新质生产力,通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需要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持续迭代优化中共同推动。
三、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自主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构建新发展格局须臾离不开科技自立自强,只有实现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才能真正掌握竞争与发展的主动权,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要加快形成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就需要增强知识产权发展的能动性,提升知识产权保障的法治能力,树立高标准保护意识,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效能,从根本上解决好保护力度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内外评价不尽一致的问题。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的技术成果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集中涌现、相互赋能和加速应用,正在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迭代形成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等交叉融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以人为本”,坚持系统布局和问题导向,坚持全球视野和战略统筹,全面释放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是当下和未来筑牢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安全之基、强盛之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迫切需要发展高水平创新型经济和富有活力的知识型社会,支撑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必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实力决定着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力量对比的变化,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真正掌握国际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执政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新发展理念以全新的概念体系和理论逻辑,全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为系统制定新时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制定实施一系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引,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新的实质性飞跃提供了根本遵循。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是决定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能力。只有以新发展理念为衡量标准,才能进一步增强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各个战略重点目标的顺利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每一次生产力的巨大跃升,都以一系列开创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为先导。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然要求新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围绕创新驱动推进体制机制变革,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不断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特别是新型举国体制和新的科技体制,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人员查询
电话:010-57187769
邮箱:fzzg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