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决“三大民生”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民生”解决的是人民基本生存和生活问题,“发展”的目的是使人民生存更有尊严、生活更有质量,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执政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说到底就是要为人民办实事、谋福利,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好每一件事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存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新时代新阶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在“十四五”规划实施期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高度重视教育资源不均衡引发的社会问题,把教育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从源头上解决“学区房”引发的社会乱象,彻底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学难、负担重等实际问题,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本人在民族地区乡村调研中发现,部分刚刚摆脱贫困的农民群众,依然存在着因病返贫的风险,农民住院路途遥远、成本高不堪重负。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整体方案,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健康福祉,防止弱势群体因病致贫、农民群众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必须继续实施“住有所居”的安居工程,当前住房问题存在两个极端:一是城乡大量的闲置房屋无人问津,二是进城务工人员无房住。党和政府必须从全局上统筹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必须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无房住的现实问题,严厉打击投机炒房行为,强化由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相结合的住房保障制度。只有把人民群众住房问题解决好了,安居乐业和共同富裕才有希望。共同富裕是现代制度文明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贴近群众实际感受谋划推进各方面工作,扎扎实实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要“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扎扎实实地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当代中国如果没有共同富裕,“富起来”既没有质量保证也难以持续,“强起来”就更缺乏坚实的社会支撑。制度文明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未来尤其需要以良法善治为依托,以社会和谐为条件,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
(三)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乡村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举措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新时代新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没有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不全面、不完整的现代化。必须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用乡村振兴带动和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政策和社会帮扶措施上,要按照照顾“最少受惠者”原则,重点帮扶那些低收入群体,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为困难家庭减轻教育负担,提升低收入家庭子女受教育水平;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市与乡村保障待遇差别;完善政府兜底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升城乡最低保障水。解决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才行。习近平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与时俱进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即是说,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乡村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标志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现代化建设最艰巨的任务、“最难啃的骨头”仍然在乡村,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必须突破“卡点瓶颈”。“卡点瓶颈”主要体现在城乡发展仍然存在的二元结构,由此导致产业分布、收入分配、公共服务布局不合理,农村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滞后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诸多方面。要聚焦突破城乡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乡村发展不充分的卡点瓶颈,必须坚持农业农村发展优先的原则和政策,畅通城乡要素自然流动,促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多措并举缩小事实上存在着的城乡差距,着力提升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民生改善是一个不断进行财富积累和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保障和改善民生不能脱离国情实际提出过高目标。要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抓起,让人民群众从切身的、现实的利益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看,未来有必要把农业界定为一个社会性产业,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性产业,要更加注重农业的综合效益,而不只是经济效益一个方面。必须持续推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要鼓励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支持农业大县聚焦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要持续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的进程,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议在未来适当的时候制定统一的《数字经济促进法》,这是全方位深入推进城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迫切需要,也是统筹并理顺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需要。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人员查询
电话:010-57187769
邮箱:fzzg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