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纠纷无小事 人民调解促和谐——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马荃司法所联合多部门融“法理情”巧解彩礼纠纷
为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马荃司法所始终坚守“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近日,该所应当事人申请,联合多部门成功调解一起因婚约引发的彩礼返还纠纷,生动践行“婚姻纠纷无小事,人民调解促和谐”的基层治理理念,将这桩看似难解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纠纷源于男方金某与女方吴某经人介绍订婚,金某家为促成婚事支付高额彩礼。后因双方沟通不畅、感情失和,未能缔结婚姻,而彩礼返还问题成为两家争执的焦点——男方母亲情绪激动地表示:“为这笔彩礼,我们掏空家底还借了贷款,必须全退!”女方家庭则倍感委屈:“婚事没成,我们名声受影响,且已和男方共同生活一年多,哪能说全退就全退?”这场看似简单的经济纠纷,实则掺杂着两个家庭的情感创伤与面子顾虑,若处理不当,极易激化矛盾。

面对这起棘手的纠纷,调解员深知,婚姻家庭纠纷虽多是“家长里短”,却暗藏风险——处理失当可能从民事纠纷升级为刑事案件,直接影响社会大局稳定。对此,马荃司法所迅速启动人民调解程序,联合马荃镇派出所、潢溪镇派出所及潢溪镇政府相关部门协同发力,摒弃“就案论案、简单评判”的思路,采用“背靠背+面对面+情理法融合”的调解策略,层层推进矛盾化解。
以法为绳,厘清责任边界
调解初期,调解员采用“背靠背”沟通方式,分别向双方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42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告知: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法律原则上予以支持。清晰的法律解读为调解筑牢法治基础,让双方对自身权利义务有了准确认知,有效减少了“各执一词”的对抗。
以理服人,寻求利益平衡
在法律框架明确后,调解员转而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用“情理”打破僵局:“小伙子,女方与你共同生活一年多,期间有实际开销与付出,要求全部退还彩礼,于情理是否妥当?”“姑娘,我们理解你对名声的顾虑,但男方为凑彩礼掏空家底、背负贷款,也是客观事实,能否各退一步?”调解员从公序良俗、社会常理出发,逐步引导双方从“争一口气”的对抗心态,转向“解决实际问题”的理性沟通,为达成共识搭建桥梁。
以情化人,弥合情感裂痕
调解员组织双方“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彼此的抱怨与委屈,给予充分的情感宣泄空间。“我们调解的不只是一笔冷冰冰的彩礼账,更是两颗受伤的心,是两个家庭的未来关系。”调解员的这句话,精准戳中双方痛点,让剑拔弩张的对抗情绪逐渐缓和,也让彼此看到了对方的难处。
经过调解员多轮耐心细致的疏导,双方最终被其专业态度与真诚付出打动,自愿达成公平合理的退款协议。签署协议时,当事人纷纷感慨:“多亏了司法所的调解,不然我们俩家可能要对簿公堂,费时费力又伤感情!”
这起彩礼纠纷的成功化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人民调解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的独特优势——程序灵活、成本低廉、不伤和气。婚姻纠纷无小事,每一件都关乎民生福祉、连着群众民心。马荃司法所组织调解员们以“温度+智慧”的工作方式,将“法、理、情”深度融合,既有效防止了基层矛盾升级,更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目标,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平安和谐社会注入了坚实的司法行政力量。(刘文思、余样明)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人员查询
电话:010-57187769
邮箱:fzzg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