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转账支持他的家庭开支,以及煞费周折为他申请公益组织的助学金……金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个困境中的家庭带来了几多温暖。无独有偶,金老师十多年前也遇到过相似的学生,他叫柴宁,2011届的,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孩子虽无生存之忧,但看到弱小的他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和因缺少关爱而流露出漠然而自卑的神情,金老师顿生怜爱之心,于是常常私下给他一些零花钱和干净的衣服,并用温暖的话语鼓励他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尽管柴宁的学习进步并不显著,但他逐渐变得遵守纪律、踏实勤奋,眼里有光……每当回忆起这些金老师还是感到无比欣慰。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金老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及健全人格的培养,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她开创了一项特别的“书信交流”活动:每月要求学生给自己写一封信,内容涵盖班级建设、个人心声乃至内心困惑。这不仅仅是一项作业,更是一场心灵的对话。夜幕降临,当大多数家庭沉浸在宁静之中,金老师的书房灯火通明。她逐字逐句阅读着每一封信件,细心品味着其中的喜怒哀乐,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逐一给予回复:或诚挚的赞扬扬,或中肯的建议。尤其对于学习面临困难的学生,金老师的回信中总是充满了鼓励与安慰,这些温暖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养着幼小的心灵,成为他们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的强大精神支柱。经过这样一次次的深度交流,金老师与学生们的心紧紧相连,师生关系和谐而亲密,她所带班级总是充满凝聚力,多次荣获“优秀班集体”称号。2022年,她所带的1907班荣获“沧州市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说到书信,又让金老师想起一个名字——何金瑞。时间回溯到2004年,何金瑞还是一名初一的学生,而金老师则是她政治课的老师。一次在讲完《我爱我家》后,何金瑞忧伤地向金老师敞开心扉,她的家庭如同战场,让她感受不到丝毫的温暖。金老师得知她家庭状况后,用自己并不专业的心理知识和对人生的理解,耐心地疏导着何金瑞的心灵。由于面对面交流的时间有限,何金瑞选择了用写信的方式,向老师倾诉自己的心声和分享生活的点滴。金老师每次都会认真地阅读并回复,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默契。每个周末的下午,金老师都会翻阅那本属于她们两人的心灵日记,这样的习惯一直持续到何金瑞初中毕业。如今,何金瑞已经成长为一名热情开朗的职业女性。她带着礼物来看望金老师,感激地说:“老师,多亏您当年的鼓励和帮助,否则我连生活的勇气都没有”金老师微笑着回应:“其实那些语言在照亮你的同时也温暖了我。”两人的目光交汇于一笑之间,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再次拉近,那份温暖依旧。岁月流转,金老师的足迹深深印在了无数学生的心中。她不仅是知识的指导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她的言传身教,如同春风化雨,让孩子们在爱的沐浴下茁壮成长。她的故事,如同繁星点点,照亮教育的田野,激励一代又一代学子追寻真理,实现梦想……
用爱坚守平凡,用心呵护花开
——韩晓冉
韩晓冉,女,今年35岁,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泊三中九年级部干事,班主任兼数学教学,泊头市后起之秀,泊头市多次赛课和演讲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韩晓冉,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7年参加工作。现任泊头市第三中学九年级一班班主任兼数学教师。从教以来,潜心耕耘,情系教育,用汗水播种着希望,用赤诚浇灌着桃李,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2022年所做优质课获得市二等奖,2023年演讲比赛获市一等奖,2023年微课大赛获市一等奖,2024年演讲比赛获市一等奖。几年来,在自己的教育路上恪尽职守,以德为师,以勤为本,以爱为源,以真理教书,用真情育人。去年的冬天的一场意外跌倒造成了韩老师的腰椎骨裂和错位,既不能弯腰也没法坐下,连日常作息都感觉苦不堪言。虽然医生叮嘱她要至少静卧一个月,但是担心孩子们的学习受到影响,第二天她便强忍着病痛围上钢筋夹板去了学校。从家里下楼一步一步走到车上,韩老师已经疼的大汗白流,腰上的疼痛更让她连弯腰关车门这样简单的事都做不了。就这样艰难的到了学校,半步半步的蹭着上台阶去教室,虽然只有一层楼那么高,韩老师爬了整整有五分钟,寒冬腊月的冷风中,后背也早已湿透。当她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因为心疼老师而泛红的眼睛时,听到孩子们自发地鼓起掌声时,这一刻,她觉得人生因为这份职得更加有意义。
在课堂上,她是学生的老师,用鼓励式教学来激励学生学习,同学中不论是谁稍有进步,她就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其加以鼓励,用他现在的成绩与原先的成绩作比较,使其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动力。在课下,她是学生的好伙伴、好朋友。学生们遇到生活上或者是学习上的困难,韩老师都会尽心尽力地去帮助他们克服。在校园内也总能看见她和学生一起谈心、游戏的倩影。都说老师扮演着多重角色,传授知识时是老师--循循善诱;生活交往时是朋友--心心相印;违反纪律时是医生对症下药,韩老师亦如此。为了激励同学们更好的树立远大理想,认真做好每天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她让每个同学都想好一句励志话语,天天依次书写在黑板上。此举被校长发现后给予高度称赞,在全校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