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通许法院:排忧解难暖民心 锦旗虽小情谊深
  • 七夕文创节,我在千年木莲王树下等你来----武汉锦心设计文创团队走进利川市毛坝镇新华村木莲王府掠影
  • 湖南: 常德市交通系统举办出租车驾驶员创文专题培训班
  • 湖南桃源县召开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迎检工作大会
  • 湖南: 鼎城法院开展“为党旗添光彩 为创建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 湖南省公安厅举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
  • 延边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宝 调研指导珲春检察工作
  • 【县区政务——河洛明珠 大美巩义】巩义小关镇:乡村振兴增添美丽产业新“引擎”
  • 湖南常德市第一医院第8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王欣艺赴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
  • 【百日行动】 湖南岳阳市公安局君山分局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法治中国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联系电话:010-57187769
www.fzzgw.com.cn

   高层动态

“红色法治文化建设暨红色法治教学研讨会”成果综述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 | 作者:王贵东 胡娟 | 发布时间: 2025-02-26 16:58:57 | 71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红色法治资源开发、保护与开发研究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王永杰(《建立健全红色资源法治保障评估》):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立法,是深化红色文化价值挖掘与阐释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的必由之路。完善红色资源法治保障,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完善制度规定,二是完善体制机制,三是建立实施细则,四是加强宣传研究教育,五是健全评估工作。关于健全评估工作,他指出要注意四点:一是明确评估目标设计思路;二是科学建立红色资源评估应用体系;三是动态确立红色资源评价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四是及时完善常态化、科学化、多元化、共享化的评估机制体系。

  湖北省红安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赵学焕庭长(《苏区革命法庭遗址遗物的保护与融合——以中国第一革命法庭为视角》)把七里坪革命法庭和陂安南县革命法庭打造成全国法院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首先,需要恢复原状,让革命法庭文物“活”下来;其次,要加大支持力度,把革命法庭文物“用”起来;最后,搞好社会融合,使革命法庭文物“火”起来。革命法庭文物与教育互动,要注重面向青少年群体,加强与科技联姻,与红色旅游相融,加快要素集聚,科学设计的文创产品。注重借助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好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平台,综合应用现代5G及互联网传播技术,全景,动态式呈现革命史脉、还原革命法庭重大历史事件。

  四、红色法治文化与现代法治建设研究

  安庆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邱少晖教授(《用六尺巷工作法打牢红色法治的文化根基》):六尺巷工作法主要有“六尺巷六步走”、法院+外部力量调解法、司法力量走出去调解法、村民说事+调解法、综治中心+调解法、矛调中心+调解法等六大方法。“六尺巷六步走”调解法,由桐城市人民法院率先创造并运用于司法实践,其要义在于,以六尺巷“和为贵”理念为指导,在诉中诉后充分把握一切调解机会,借助专业、行业、社会、党政部门、基层自治组织等各类力量,以法治为原则,运用听(倾听当事人陈述)、辩(释法明理)、劝(实地参观六尺巷,就行劝导)、借(借古喻今,借力调解)、让(强者先让,互谅互让)、和(解决争议,握手言和)六步操作规程,化解各类纠纷,修复社会关系,使案件审理达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司法力量走出去调解法主要包括建立法官工作室,走向村居;设立巡回法庭,走向偏远地区;实行庭所联动,走向前端;速裁庭入驻矛调,走向矛调中心。六尺巷工作法发挥了党建引领下的模范治理作用;激发了群众自治基础上的道德作用机制;构建了全过程全领域一站式调解法。

  黄州区人民法院陈小庆法官助理(《“枫桥式人民法庭”参与基层治理的必要性》):理认识层面,重办案轻治理、重机关轻法庭、重管理轻服务的理念依然存在;人员配备、办案压力与社会治理任务三者的紧张关系,是现阶段人民法庭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枫桥式人民法庭”的出现。“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人民法庭在协同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中,面临着参与主体职责边界不够清晰、纠纷解决的程序衔接不够顺畅、各解纷主体之间的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枫桥式人民法庭”参与基层治理的实施路径有,建构理念统一、开放发展的话语体系;建构协同发力、务实管用的工作体系;建构科学合理、精准有效的评价体系。推进差异化发展,实现分层分类、全面发展;推进品牌化发展,实现向内凝聚、对外感召;推进集群化发展,实现融合贯通、协作互嵌;推进数字化发展,实现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是“枫桥式人民法庭”参与基层治理的发展方向。

  五、红色法治文化教育研究

  黄冈师范学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胡娟(《中国共产党早期监督法治实践中的濡化式廉洁教育研究》):党在早期监督法治实践中广泛运用了濡化式的廉洁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群众监督工作三种方式将廉洁意识内化为党员和干部的行为准则。中国共产党在早期监督法治实践中,通过濡化式的廉洁教育,将廉洁观念融入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之中,形成了制度约束与文化熏陶相辅相成的监督机制。这种方式不仅有效预防和惩治了腐败行为,更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新时代濡化式廉洁教育强调传统教育与数字赋能的优势互补、党内发展与社会协同的多维共谋、制度建设与文化熏陶的有机统一。

  黄冈师范学院教务处程云副处长(《传承红色法治基因,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路径探索》):红色法治文化教育有利于树立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壮骨钙”、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怀的“催化剂”、加强大学生德法兼修的“营养液”、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动力源”、厚植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奠基石”,是大学生抵制不良思想侵蚀的“防火墙”。黄冈师范学院构建了“四-五-六”的红色法治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法治教育教学的新体系。即通过实施“红色读本课程化、实践场所基地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师团队专业化”等四化举措,将历史的、零散的、静态的、抽象的红色法治文化资源,优化整合为富于时代气息、直观、系统的教学内容或教学载体。“五育并举”全面构建红色法治文化融入高校法治教育教学的联动机制。课堂教学是法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强化。红馆、红廊、红墙、红雕塑等红色景观是红色法治文化教学的物质载体。学校以校园网为主体,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等网络新媒体为补充,形成了红色法治文化网络宣教平台。学校广泛开展“唱红色歌曲、赏红色影视、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寻红色足迹、建红色阵地、演红色剧目、创红色团队、办红色课堂等活动,系统推进红色法治文化实践活动。“六度评价”多向检验红色法治文化融入高校法治教育教学的工作成效。“六度”即课程融合的深度、学生参与的广度、素质提升的幅度、典型选树的力度、持续改进的效度、社会认可的程度。

   基层风采

   人物访谈

【编辑:张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