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通许法院:排忧解难暖民心 锦旗虽小情谊深
  • 七夕文创节,我在千年木莲王树下等你来----武汉锦心设计文创团队走进利川市毛坝镇新华村木莲王府掠影
  • 湖南: 常德市交通系统举办出租车驾驶员创文专题培训班
  • 湖南桃源县召开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迎检工作大会
  • 湖南: 鼎城法院开展“为党旗添光彩 为创建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 湖南省公安厅举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
  • 延边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宝 调研指导珲春检察工作
  • 【县区政务——河洛明珠 大美巩义】巩义小关镇:乡村振兴增添美丽产业新“引擎”
  • 湖南常德市第一医院第8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王欣艺赴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
  • 【百日行动】 湖南岳阳市公安局君山分局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法治中国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联系电话:010-57187769
www.fzzgw.com.cn

   高层动态

给人工智能当老师:拉框、拍摄、识万物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2-07-07 10:30:19 | 12524 次浏览 | 分享到:

  8月8日上午,公司门口,张凯拿着一部手机,正在测试一项新的采集任务。在背光、偏亮和正常三种光线下,被采集者分别作出了高兴、厌恶等表情。作到"惊讶"时,张凯提醒他,"眼睛瞪大点"、"嘴巴再张开一点"。

  上个月,张凯升任了主管,以前六点半就能准时下班,现在晚上十点回家成了常态。

  到千机数据工作后,张凯成为了全家离高科技最近的人。

  他的母亲在东莞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作,父亲在深圳做装修、铺地板砖。弟弟今年19岁,高中还没上完,就一个人去新疆卖手机配件了。妻子原来在郏县的一家超市当导购,去年生完孩子后,在家当家庭主妇。

  刚找到工作时,家人和朋友都会问他,这份工作是干什么的?他的答案是:标注是坐在电脑前拉框,采集是天天给别人拍照。其他的,张凯不会多说,家人也不会追问。

  张凯在长桥镇的一座小村庄长大,家家户户都种玉米、小麦和花生,那个年代,很少有人知道"电脑"是什么。等上了中学,同龄人都喜欢泡在网吧玩《梦幻西游》,他不喜欢那款游戏,因为游戏"靠运气、要砸钱"。他只好一个人在院子里摔"纸面包"、蹦弹珠。

  张凯念完初中后,跟妈妈一起去了东莞,后来又到了深圳、泉州,他干过最长的一份工作是对讲机组装。四年的时间里,张凯用手指把无数块铁制的电池片压进了对讲机盒子里,这些电池片和喇叭、天线、主机板一起,组成了成千上万个对讲机,销往世界各地。

  苏乐丹和张凯有过相似的经历。2005年,她跟表姐一起去了广东,在电子厂做过品鉴、在宝石厂穿过珠子,每天从早上七点半工作到晚上七点半,一个月休息两天,月薪800多块钱。

  对张凯、苏乐丹和千机数据的其他普通员工来说,他们现在采集、标注的数据,和穿过的珠子、压过的电池片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流水线上的一个部件。

  唯一的不同是,他们知道珠子怎么穿成手串和项链、电池片怎么和其他部件组成对讲机,但不知道数据要如何"喂"给机器、机器要如何学习。

  张凯到了千机数据之后才第一次听说"人工智能"这个词,即便已经升任主管,他对工作的认识也只停留在"为人工智能提供前期数据"。

  在通往公司的楼梯间,贴着几张巨幅海报,海报上都是机器人和电脑,看起来科技感十足。刘洋锋把"人工智能如何认识苹果"的那段话也印在了上面,张凯一次也没认真读过。

  "万物皆可AI"

  昔日流水线上的工人,成为了教"人工智能"认识苹果、桌子、椅子的第一位老师,把认知事物的经验浓缩进一张张图片中以后,他们对人工智能也开始有了更敏锐的感知。

  今年6月,张凯第一次坐上了高铁。他兴奋地发了朋友圈,配了一张高铁时速304km的图片,说:"这玩意最快能跑多少?"

  进高铁站时,张凯拿着身份证和高铁票,经过一道需要人脸识别的闸机,摄像头对着他的脸扫描了几秒钟后,显示"请通过"。他突然想到,以前做标注时做过人脸标点,会不会应用在了这上面?

  两年前,张凯花8万块买了一辆小轿车,出行时,常常用到车载语音系统。现在,他明白了语音系统之所以能顺利运作,是建立在大量的语音采集、标注基础上的。

  刷到跟人工智能相关的新闻时,张凯也会打开看。他对一个"5G时代高科技抓逃犯"的视频印象深刻,视频里,地铁站的监控能捕捉到每一个行人的面部信息,精准地识别出犯罪嫌疑人的样貌。

  偶尔,张凯也有担忧和恐惧。前几天,他看到有品牌出了一款能自动系鞋带的运动鞋,他无法理解,连系鞋带这样简单的事都要靠机器来做,那人该干什么?

  "科技如果发展得太快,会淘汰掉很多东西",张凯最担心的是,机器会取代掉那些流水线上的工人,他们都会失业。

  2017年,李开复曾公开表示,"一项本来由人从事的工作,如果可以在5秒钟以内能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决定,那么,这项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

  他预测,翻译、销售、司机、家政等工作,未来10年将有约90%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但是,还有很多人所特有的、综合素质的技能是无法被取代的。此外,因为人与机器产生了新的协作方式,还会出现新的工作类型。"

  同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人工智能计划提出,到2030年,中国要成为人工智能创新核心。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曾向媒体透露,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

  张凯觉得,像他们这样做数据采集和标注的工人,很难被替代。"毕竟机器还要通过我们来学习,想象一下,如果机器会自己学习,那就说明它们已经无法把控了,这很可怕。"

  刘洋锋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前几天,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他把人工智能产业比作了一个人,"算法工程师他们负责的是大脑,而我们负责的是四肢",二者都不可或缺。他们公司采集、标注好的数据,要经过一套特定的算法加工,才能喂给机器,算法是人工智能中最核心的部分。

  刘洋锋也担忧,毕竟"承接的都是重复性的工作"。他想,随着技术的发展,原本需要一万张照片数据才能完成的学习,或许只需要五张照片就能完成,届时,他们的工作量将会面临大幅减少的情况。

   基层风采

   人物访谈

【编辑:张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