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界碑的“追光者”:以笔墨致敬戍边魂
唐志文的老战友李中飞在帕米尔守边20余年,曾对他说:“我把青春熬成帕米尔的皱纹,却遇见了最干净的星辰。”直到一次雪夜巡逻,李中飞仰头指着边境线:“那是护边员吐尔买买提·马提,那是51号界碑,他们才是我的‘戍边星’。”这话像颗石子落进唐志文心里,让他忽然懂得:李中飞凝望的方向,不只是51号界碑,更是那些戍边人眼里的光——比天上的星辰还亮。


▲采访警界前辈
这句话,唐志文记了很多年。这种“于无星处见星光” 的“看见”,正是戍边者最珍贵的特质。后来,他在一篇散文里写下:“当我们日均行走28公里,丈量的不仅是国土的经纬,更是数字时代的安全底线;直播间里‘边防有我’的弹幕,都是雪山间千万次举枪验瞄的无声剪影。”他想让更多人知道,边疆的“星光”从不是天上的星辰,而是那些守在界碑旁的人。


▲结对文学名家
“往后的日子,我还会握着笔、端着相机,跟着战友们走下去。”唐志文望着远处的雪山,眼里闪着光,“我的文字,要长在警服结霜的褶皱里;我的镜头,要定格每一个坚守的瞬间。我想一直做他们的‘记录者’,让戍边者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里。”多年来,唐志文获得过“先进网评工作者”“新闻宣传先进个人”“优秀通讯员”等诸多荣誉,记三等功3次、嘉奖9次,但他总是说:“荣誉不属于我,是那些守在风雪里的战友的。”

▲参与改稿活动
如今,唐志文在忙着筹备唐王城诗歌创作培训班。他想把戍边故事写成诗,让更多人透过诗句,看见帕米尔的风雪、界碑的红、戍边人的坚守。闲暇时,他仍爱去边境走走,相机里存满了新的画面:护边犬哈出的白雾裹着忠诚、年轻民警辅警描红界碑的手冻得通红、牧民给大家送奶茶时笑出的皱纹……
帕米尔的风还在年复一年地吹,唐志文的笔也从未停下记录的脚步。往后岁月,他仍将执笔为戈、以眼为镜,继续讲述兵团警察故事,传递喀垦公安声音——故事里,有界碑的纹痕,有风雪的温度,更有戍边人永不褪色的忠诚。
(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