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远的影响在田野间显现。河间市采用PPP模式引入北控环境公司,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106国道沿线的村庄焕然一新。“环境好了,游客更愿意来听我们讲诗经故事。”二十里铺村支书王志强望着整洁的村道感慨。
毛亨、毛苌在战火中整理《诗经》的坚毅,如今化作企业家们反哺乡梓的担当。河北胜珺食品的酱菜车间里,工人们将菊芋装入印有“风雅颂”字样的陶罐;任丘绿邦环保的实验室中,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捐赠诗经小院的新一代水质监测仪;而在育贤坊服饰的设计室,绣娘以银针为笔,在丝绸上勾勒“蒹葭”图案。
当最后一缕夕阳掠过毛公书院旧址的青砖,诗经小院的灯光次第亮起。吟诵声穿过千年时空,在科技小院的电子屏、文创店的琉璃盏、菊芋面的香气里绵延生长——这2700岁的诗魂,终在产业与公益的交响中重获新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