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进一步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分析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变为现实的根本出路和根本动力,就在于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综合考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决定》明确了到2035年的阶段性改革目标和“七个聚焦”的分领域改革目标,要求到2029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为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广阔的前景。在到2035年的阶段性改革目标中,《决定》紧扣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轴,明确“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这些分阶段实现的目标与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战略部署安排相一致,展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前景。要聚焦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就要始终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造的新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部署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上,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抓住当前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所谓“坚持目标导向”,就是要紧紧围绕实现制度现代化这个核心价值目标,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巨大制度效能;所谓“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紧紧抓住影响现代化事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坚持把“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和矛盾中不断提升制度现代化水平。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体系防范和化解风险,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诚如习近平所指出:“改革要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
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
共同富裕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实路径和关键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56个民族14亿多人口,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用10余年时间走过了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提出到实践创新的艰辛历程。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不仅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意识不断增强,而且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诉求也更加多元,这是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把高质量发展理念与基层民主相结合,既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全体人民通过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力求使大多数人达到中等富裕水平,跳出了西方社会的低效率均衡,使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更健康、更有效率、更有活力,彰显了坚持改革开放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创造性方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人类情怀与高度智慧,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揭露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和不合理性,旗帜鲜明地指出只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共产主义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还认为,如果没有“真正的共同体”,就不可能有“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最高形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这是马克思围绕使每一个社会成员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的核心命题。我国由中华民族构筑的“民族共同体”,本质上就是马克思当年构想的自由人的社会联合体。从共同富裕建设的目标看,共同富裕的全民性、疆域性、导向性和发展性内涵,实质上也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特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共同富裕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考量,已成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一个重要视角。再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目标看,共同富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和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目标导向强调发展的均衡性,重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尤其注重少数民族地区和群体差距的缩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为《宪法》)“序言”规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上,共同富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同根同源,而且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愿望,就是要“像石榴籽一样”,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民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然后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革与整合,最终把多元民族熔铸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以共同富裕为标志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族人民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资格和名义,共同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并享受现代化带来的积极成果。在当下和未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各阶段目标、过程和结果的实践中,56个民族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人员查询
电话:010-57187769
邮箱:fzzg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