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第14个“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在茨荸弄老街,红色歌舞、畲族马灯舞、贵溪龙船调等极具江西贵溪地方文化与民俗特色节目正在火热开演。群众对此赞不绝口,纷纷表示欢迎,说活动办的很好,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场文化盛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这一切得益于:近年来,贵溪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传承工作,并创新“引”“融”“提”保护传承的新路径,让城市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中不断融合提升,铜城焕发出新形象。今年3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认定公布贵溪中鼎公司的贵溪錾铜为“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属鹰潭首个。茨荸弄历史文化街区入选2023年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突出一个“引”字,激发传统文化生机活力
找准基层党建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支撑点,把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传统村落保护融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让红色与古色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在耳口曾家古祠堂、茨荸弄等文化胜地,通过划定党员责任区、建立党员包保制度、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发动广大党员带头参与保护,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民主体的工作格局,建立起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同时,牢牢把握江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契机,发动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市乡村三级联动,按照“应保尽保、应查尽查”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古村落及古建筑普查,全面建立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信息档案,建立保护“家底册”。截至目前,共掌握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线索300余条。
突出一个“融”字,厚植文旅融合发展潜力
传统村落要“活”起来,必须引入产业这一源头活水。贵溪市牢牢把握鹰潭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契机,以乡村旅游为切入点,积极编制规划打造贵塘公路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对沿线村庄的村容村貌、农业产业等进行了全面规划,沿线5个乡镇12个村全面实施了秀美乡村建设。据统计,公路沿线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各类经营主体达100多家,种植无公害蔬菜、铁皮石斛、多肉植物的特色产业基地有10多个,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金屯渡坊赏花节和塘湾唐甸夏家谷酒节远近闻名、妇孺皆知,成为贵溪乡村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同时,充分挖掘我市心学文化资源,投资5.56亿元重建象山书院。目前,该项目已全面竣工,即将全面开放。象山书院将成为我市心学文化研究研讨基地、书院文化地方人文研究展示基地、优秀传统国学教育研学基地、涵养官德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和数字经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是我市又一特色城市文化地标。
突出一个“提”字,壮大公共文化综合实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尹弘书记调研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座谈会精神,不断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方法,推动文化“两创”与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度融合。一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我市道教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古迹,创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和文化站,让文明实践站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罗河镇和塘湾镇文化站在省文化站评估中被初评为省特级文化站点。二是丰富活动开展方式。成立文艺文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利用讲座、四点半课堂、假期托管服务、研学等形式,常态化开展传统文化宣传宣讲志愿服务活动;与全市15所中小学校签约成为共建协议单位,定期组织开展博物馆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年开展活动20余场;挑选《贵溪剪纸》《贵溪锔瓷》《贵溪錾铜雕刻》等地方特色非遗项目,开展非遗进校园宣传活动,2023年全年开展活动16场。通过现场展演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到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脉络,激发青少年传承和学习兴趣。三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组织学校学生来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流动展的形式,推进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年活动次数60余场。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通过贵溪发布、贵溪文旅等新兴传媒,宣传推广贵溪历史文化;积极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演出150余场,极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江西省贵溪市文广旅局)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人员查询
电话:010-57187769
邮箱:fzzg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