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对策建议
——以A县人民检察院近三年来案件办理情况为视角
清镇市人民检察院 何厚能 石珊珊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共同愿望。然而,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越来越呈现低龄化、暴力性等特点,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越来越成为社会治理领域必须予以回应的课题,为此,笔者从A县检察院近三年来案件办理情况出发,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从未成年人自身和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分析犯罪成因,并对下步防范未成年人犯罪提出粗浅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教育、管理和保护好未成年人作出回应。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特点
笔者以近三年来A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情况为例,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从犯罪嫌疑人年龄结构上看,主要集中在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年龄段,该年龄段比例最高,达90.2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人数及比例较低,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9.78%。但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近年来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犯罪低龄化的情况开始凸显,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从犯罪嫌疑人的学历结构看,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初中>小学及以下>中专及以上,其中,初中学历58人,小学及以下20人,中专及以上14人,反映出犯罪嫌疑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过早的脱离学校教育,既造成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很低,又使得未成年人去向不稳,长期在社会上漂游浪荡导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概率大大提高。
三是从人员来源方面看,外来人员犯罪比例高于本市户籍人员,2019年以来,本市户籍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共35人,外来人员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共57人,同时外来人员犯罪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反映出城镇化进程逐年加快,外来人员流动量越来越大。
四是从犯罪嫌疑人身份结构看,无业人员犯罪比例最高,在校学生也占一定比例,有正当职业的犯罪比例最低。2019年以来,本市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中,无业人员有88人,学生有3人,有正当职业的人员仅有1人。可见,城乡差别较大,无业人员及农民工收入低,但城市消费高,脱离传统农耕又没有手艺的人员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另外,反映出犯罪成本不同,往往对行为人的行为选择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