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学习宣传与民族事务法治化实践深度融合,以“法治保障民族团结、团结凝聚共同体力量”为核心,通过立体化宣传、精准化服务、系统化治理,推动各族群众在学法用法、共享服务、化解矛盾中增进“五个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法治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立体化普法浸润人心 筑牢思想共识根基
“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互助一家亲,法治护航向前行……”苗族“四月八”节庆现场,苗语山歌悠扬传唱,《条例》核心条款随歌声走进各族群众心中。这是松桃苗族自治县司法局创新“法治+民族文化”普法模式的生动缩影。
针对干部队伍,松桃司法局将《条例》、民族理论政策及法律法规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内容和干部学法用法考试核心模块,通过“专题授课+案例研讨+现场教学”三维模式,组织干部深入正大镇、盘石镇等苗族聚居地实操实训,打造既懂法治又懂民族工作的骨干队伍,让“保障民族权益就是巩固共同体基础”的工作逻辑深入人心。
面向社会大众,松桃司法局紧扣“八五”普法规划,借势端午节、国庆节等全国性节日与苗族“四月八”“六月六”等传统节庆,以及“盘石草海国庆8天乐”等群众文化活动,搭建文化交融的普法平台。“法治山歌对唱”“民法典主题演唱”等特色活动,让普法既有“法律温度”更有“民族温情”。同时,针对少数民族群众语言习惯,打造苗汉双语普法短视频《“典”亮人间》,在铜仁市2025年普法短视频征集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通过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传播,覆盖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多个民族群众;乡村大喇叭常态化播报《民法典》内容与民族团结小故事,让法治理念潜移默化融入日常生活。
精准化服务扎根基层 夯实共同体建设基础
“不用跑远路,在家门口就能办业务,还有双语工作人员帮忙,太方便了!”在正大镇“民族事务法律服务窗口”,苗族群众龙先生顺利办完务工维权咨询后连连点赞。
松桃司法局聚焦基层民族工作“最后一公里”,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8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优化“一站式”服务,将劳动就业、子女入学、医疗救助等少数民族群众重点关切的权益保障纳入服务清单,严格落实《条例》“保障各民族公民平等享有各项权利”的要求。针对少数民族聚居特点,在长兴堡镇、木树镇、黄板镇等苗族较多的乡镇设立“民族事务法律服务窗口”,配备熟悉民族习俗与法律专业的工作人员,破解语言沟通障碍,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中,松桃司法局融入民族团结进步要求,制定“民族和谐+法治建设”双考核指标,引导基层依法完善村规民约,将“各民族互帮互助”“尊重民族习俗”等内容纳入条款。黄板镇前丰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修订村规民约时,专门组织苗族村民参与讨论,由法律明白人双语解读,确保村民知晓认同。同时,开展“民族交融一家亲”活动,组织汉族村民学苗族刺绣、苗族村民学汉族农耕技术,设立“民族文化长廊”,让各民族在共同生产生活中增进了解,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此外,松桃县实现全县522个行政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全覆盖,平均每村配备8名,少数民族占比达73%。他们发挥“双语优势+群众威望”,通过“普法院坝会”等形式,结合真实案例用苗汉双语解读法律条文,融入民族传统美德,让法律知识“听得懂、用得上”。仅正大镇薅菜村的双语法律明白人,每年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4场次以上,覆盖群众1000余人次。
系统化治理守护和谐 筑牢风险防控防线
“感谢调解员既讲法律又顾习俗,帮我们化解了多年的山林纠纷!”在一场跨村寨纠纷调解现场,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松桃司法局依托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组织,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选拔熟悉民族政策、善做群众工作的少数民族人士担任调解员,全县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少数民族调解员占比达80%。调解中,调解员既严守法律底线,又尊重民族习俗,找到“法理”与“情理”的契合点,让调解过程成为凝聚民族共识的过程。
针对地处黔湘渝三省(市)交界、多民族杂居的特点,松桃司法局探索建立“省际接边地区民族事务联防联调机制”,实行“每月信息互通、每季联合排查、每年经验交流”,组织接边乡镇少数民族调解员、村干部开展联合排查,提前介入跨区域务工纠纷、边界山林权属争议等隐患,增进边界地区各民族信任,筑牢“跨省界、同民族、共法治”的平安防线。
在源头防控上,松桃司法局将民族事务治理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依托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整合多部门资源建立“涉民族因素风险隐患预警平台”,运用大数据研判风险点,推动矛盾纠纷“抓早抓小、就地化解”。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人员中的少数民族成员,成立“双语帮教小组”,开展法治教育与共同体意识引导,帮助对接就业岗位。2025年以来,全县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为0,安置帮教人员就业率达100%。
民族事务法治化建设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下一步,松桃司法局将继续以《条例》为遵循,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化法治宣传、优化法律服务、强化矛盾化解,让法治精神融入民族工作各环节,不断巩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良好局面,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法治力量。( 戴妮芳)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人员查询
电话:010-57187769
邮箱:fzzg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