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民生之基,文化是治理之魂。近年来,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新钢街道通过隐患排查整治、宣传教育引导、应急实战演练、多方联动共治等多项举措,为辖区平安稳定筑牢坚实屏障。
隐患排查“零死角”
街道推进“拆牌、破网、清通道”行动,工作人员现场宣讲防盗窗作为“生命通道”的重要性,同步拆除封堵设施。另一方面,组织燃气安全培训,通过实物演示详解应急处置要点。同时,针对电动车违规停放及多业态场所消防风险,街道联合公安、消防、市监等部门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检查先行”机制,严查飞线充电、消防设施缺损、通道堵塞等隐患,限期整改并落实“回头看”实现隐患闭环管理。
宣传教育“全覆盖”
街道多管齐下,强化安全文化宣传。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持续推送防溺水、安全用气等温馨提示,电子屏滚动播放安全标语。线下以“国家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警示日”“假日学堂”为契机开展安全教育。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设置咨询台、展出安全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千余份。同时,将宣教嵌入日常巡查,工作人员深入商铺、居民区,面对面发放资料、讲解要点,将安全理念深植于各类群体。
应急演练“实战化”
为让安全知识转化为实战技能,袁河消防救援大队定期深入社区,开展“沉浸式”消防技能培训,手把手教学灭火器使用、消火栓操作。红十字会打造“社区急救课堂”,居民们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学习并反复练习应对气道异物梗阻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各社区同步开展消防疏散、防溺水等演练,让“应急有方”成为居民的本能反应。
多元联动“聚合力”
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多方协同。街道组织老兵宣讲团走进社区,结合军旅经历将安全理念转化为居民可感可触的认知。同时,探索“警+校+社区”反诈联防模式,民警在社区“反诈课堂”通过互动问答让青少年化身“反诈宣传员”,实现教育孩子、影响家庭、辐射社区的效果。高校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基层安全建设,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走入街道巷陌,成为社区安全教育的得力助手,安全文化建设正从单向宣传向多元参与、深度融合转变。(文:张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