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余江区以机制创新为核心、资源整合为支撑、智慧赋能为抓手,将社区矫正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资源共享、部门联动、信息互通、科技赋能的社区矫正新格局,为平安余江、法治余江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构建协同治理体系,凝聚“多方参与、协同共治”合力。
余江区建立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等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聚焦执法衔接、监督管理等难点问题,常态化开展会商研判与协同处置,今年以来已召开2次联席会议解决疑难问题。同时,整合民政、人社、教育等部门资源,打造“一人矫正、多方关怀”工作链条,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全流程帮扶支持;联合企业搭建“阳光就业基地”,精准对接需求,提供技能培训与岗位推荐。今年共为社区矫正对象落实社会救助3人次、解决低保1人次,开展技能培训70余人次、推荐就业10人次,切实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质效。
引入多元社会力量,强化“教育帮扶、融入社会”实效。探索建立“1+3+N”多元帮教机制,以司法所为核心,联动社区、家庭、“明灯”工作室,整合片区民警、网格员、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形成专业化帮教合力。以该区杨溪乡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王某为例,其因盗窃被判缓刑后抵触矫正,工作人员调查发现其父母长期在外、缺乏管教。针对该情况,司法所组建专属矫正小组,依托“明灯工作站”师资,开展法治教育与心理疏导。经过帮教,王某态度明显转变,不仅深刻认识错误,学习主动性增强,家庭关系也得到显著改善。此外,余江区实施“一人一册”个性化矫正方案,针对矫正对象心理、就业、学习等需求,精准提供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服务。今年已建立个性化方案260件,提供心理咨询20人次,组织社区服务、公益活动15场次;同时推动矫正对象参与交通劝导、养老院志愿服务,助力其从“被管理者”向“治理参与者”转变,实现“惩罚—矫治—回归”良性循环。
深化科技智慧赋能,提升“精准监管、高效治理”水平。
依托全省社区矫正管理系统,整合定位监管、在线报告、教育学习等功能,实现社区矫正全流程数字化、规范化管理。通过手机定位、“心岸”APP定位、微信实时打卡、视频通话抽查等方式,24小时监测矫正对象行动轨迹,今年共开展信息化核查320余次,处置越界报警信息20余条,未发生脱管、漏管现象。同时,全面推广“心岸”APP使用,组织矫正对象开展线上教育学习,有效提升了学习热情与效率,为精准监管、高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通过协同治理、技术赋能与社会参与,余江区推动社区矫正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既筑牢了辖区安全稳定防线,又帮助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切实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实现“安全稳定”与“社会和谐”双重目标。(毛尚斌、余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