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科 张荣)“真没想到案子这么快就结了,我们在法院有很多案件,这起案子是执行最快的”,5月12日申请执行人西安某设计公司送来“高效执行守公平,司法为民践初心”锦旗致谢,并对法院执行速度给予肯定。今年以来,蒲城法院执行局以“执行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依托“执行警务化”机制优势,既强化了执行威慑力,又注重柔性化解矛盾,实现了执行效率与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该案的高效执结,是蒲城法院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执行工作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
【案件背景】
2024年,西安某设计公司与蒲城某建筑公司因建筑工程设计合同纠纷诉至法院,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建筑公司限期支付设计费3.8万元。但调解书生效后,建筑公司未主动履行义务,设计公司遂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发现双方均为辖区涉诉高频主体,案件处理效果可能对后续纠纷化解产生示范影响。
【主要做法】
一是以规范化促效率,夯实执行“硬基础”。精准研判,分类施策,执行局依托“繁简分流”机制,将该案纳入“小标的案件快速执行通道”,由简案团队专人专办,24小时内完成立案、查控、送达等程序。通过全国法院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迅速冻结被执行人银行账户,并同步向其法定代表人发送《预罚款通知书》,形成威慑;关联案件统筹协调,针对双方存在多起关联案件的情况,执行法官通过调取既往案件履行记录,研判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精准锁定执行突破口。
二是以警务化强威慑,提升执行“战斗力”。通过“执行+警务”团队协同作战,组建“1名执行法官+2名司法警察+1名书记员”的警务化执行团队,在财产查控、现场调查环节中突出强制力保障。本案中,法警全程参与约谈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强化法律威严;刚柔并济促履行,一方面,以“刚性执法”树权威,明确告知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和面临的多种司法惩治,保持高压态势,打破被执行人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以“柔性疏导”促和解,针对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实际,允许分期履行并暂缓信用惩戒,涉企主体对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效感受明显提升。
2025年以来,渭南市蒲城法院持续深化执行规范化建设,完善“简案快执、繁案精办”模式。强化执行警务化保障,探索“执行预警”“信用修复”等创新机制。聚焦涉企案件执行,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强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