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通许法院:排忧解难暖民心 锦旗虽小情谊深
  • 七夕文创节,我在千年木莲王树下等你来----武汉锦心设计文创团队走进利川市毛坝镇新华村木莲王府掠影
  • 湖南: 常德市交通系统举办出租车驾驶员创文专题培训班
  • 湖南桃源县召开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迎检工作大会
  • 湖南: 鼎城法院开展“为党旗添光彩 为创建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 湖南省公安厅举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
  • 延边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宝 调研指导珲春检察工作
  • 【县区政务——河洛明珠 大美巩义】巩义小关镇:乡村振兴增添美丽产业新“引擎”
  • 湖南常德市第一医院第8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王欣艺赴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
  • 【百日行动】 湖南岳阳市公安局君山分局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法治中国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联系电话:010-57187769
www.fzzgw.com.cn

   高层动态

沈梓棋:听宋才发老师的法学方法论有感

来源: | 作者:亚楠 | 发布时间: 2025-02-18 08:40:16 | 91 次浏览 | 分享到:

  北京2月18日电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法学教育现有的600多个法学院当中,无论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在阅读和写作上普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由于缺乏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技巧的严格训练,致使专业文献阅读量不够,对专业领域前沿问题缺乏了解,对专业学科基础问题掌握不牢靠,难于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融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学校和任课老师对学生阅读和写作引导不够的因素,更多的在于不少学生只注重于网络传播的快餐文化,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专业阅读和扩展阅读,缺少对知识面的广泛掌握和写作基本技能技巧的严格训练。应当通过《法学方法论》课程的教育教学,让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就掌握必要的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法,杜绝出现学位论文写作走过场、图形式的做法。为在全国法学教育教学中发挥抛砖引玉的示范作用,近日一些高层媒体对中央民族大学首任法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宋才发进行学术专访,并在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24级硕士生课程作业中,挑选了6篇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后的体会,陆续原汁原味地予以发表。

  宋才发教授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二级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内蒙古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听宋才发老师的法学方法论有感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24级2班法律(法学)硕士生 沈梓棋

  《后汉纪·灵帝纪》有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很多,但是既传授知识又传递人生智慧的真正名师是非常难得的。幸运的是,在研究生学习生涯的第一学期,我在广西民族大学的课堂上就遇到了这样的老师——法学家宋才发教授。宋老师的授课不仅为我打开了法学学术的大门,还让我领悟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听完老师的六次课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听宋才发老师的法学方法论课程的几点深刻感受。

  一、授课风格独特,激发学习兴趣

  初次见到宋才发老师,他虽已满头白发,却依然精神抖擞,神采奕奕。他的授课风格独特,从不拘泥于讲台、麦克风和讲稿。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近4个小时的授课时间,始终站立着授课且中间不休息(学生如有急需可以悄悄地出去再悄悄地进来),挥洒自如地向我们传授知识。这种授课方式,让我感受到了他全身心对教学的热情和投入,也激发了我对《法学方法论》课程学习的兴趣。在宋老师的课堂上,他总能用生动的例子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复杂的法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他从不照本宣科,而是注重引导我们思考,鼓励我们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我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和思考的热情。

  记得在第一次课堂上,宋老师为我们讲授有关著名大学与研究生教育的内容,他站在讲台上,向我们充满激情的讲课便将我深深吸引。在他的课堂上,时间仿佛被赋予了魔力,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知识的芬芳。他告诉我们,法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信仰和责任。他的言传身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法学的魅力和力量。在后来的课程中,宋老师更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法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二、强调治学严谨,培养学术素养

  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始终强调治学要严谨,这是做人的升华。他告诉我们,做学问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敷衍,必须用心去钻研、去探究。他要求我们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要有耐心和毅力去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和内涵。在他的影响下,我逐渐养成了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对每一个问题都力求深入理解,对每一篇文章都力求精益求精。

  宋老师非常注重培养我们的学术素养。宋老师着重为我们讲解了法学论文写作的技巧,从选题、资料准备、谋篇布局到修改推敲,都进行了全面深入地阐述。在选题方面,他强调选题的重要性,指出选题应当兼具专业性、学术性、新颖性、现实性和生命力。在资料准备方面,宋老师花了大量时间为我们展示和讲解他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成果。他将一本本自己整理成册的档案、论文等资料,摆在讲台前排的桌面上让我们翻阅。他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积累资料的路径和经验,确实让我大开眼界、深受启发。对于论文的撰写,他教导我们要把问题意识贯穿全篇,注意拟定提纲、立意谋篇,确保整篇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完整。对于论文的修改推敲,他更是强调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一篇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

  三、注重人格培养,传递人生智慧

  宋老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我们的人格培养。在宋老师的课程中,我对“治学与做人”这一堂课的印象尤为深刻。在课堂之上,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做好文,首先要做好人,文如其人。”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宋老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诠释了人品与文品并重的道理。他强调,只有拥有好的人品、人格,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才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基层风采

   人物访谈

【编辑:张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