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通许法院:排忧解难暖民心 锦旗虽小情谊深
  • 七夕文创节,我在千年木莲王树下等你来----武汉锦心设计文创团队走进利川市毛坝镇新华村木莲王府掠影
  • 湖南: 常德市交通系统举办出租车驾驶员创文专题培训班
  • 湖南桃源县召开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迎检工作大会
  • 湖南: 鼎城法院开展“为党旗添光彩 为创建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 湖南省公安厅举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
  • 延边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宝 调研指导珲春检察工作
  • 【县区政务——河洛明珠 大美巩义】巩义小关镇:乡村振兴增添美丽产业新“引擎”
  • 湖南常德市第一医院第8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王欣艺赴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
  • 【百日行动】 湖南岳阳市公安局君山分局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主管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家委员会主办
法治中国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联系电话:010-57187769
www.fzzgw.com.cn

   高层动态

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 | 作者:王桂峰 | 发布时间: 2024-06-14 08:45:41 | 167 次浏览 | 分享到:

  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如何传承发展?浙江5部门权威解答

  6月12日上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浙江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詹敏,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蒋伟峰,浙江省商务厅总经济师朱军,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吕伟刚就媒体关心的问题作了解答。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虞汉胤主持。

  新华社记者:省政府这次专门出台相关政策,主要出于什么考虑?

  詹敏介绍,历史经典产业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这次省里专门出台《若干政策举措》和《行动方案》,主要是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

  这个产业有文化底蕴

  文化是历史经典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浙江历史经典产业的鲜明特色。湖州钱山漾遗址曾出土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家蚕丝织品,浙江又有“丝绸之府”的美称。

  这个产业有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集群优势。近年来,以万事利、凯喜雅、达利等为代表的丝绸企业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运用大模型、新型印花技术等先进技术,成为推动国潮崛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绍兴黄酒有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等领军企业,绍兴正在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黄酒生产集聚区。

  这个产业有人才有品牌

  产业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品牌是核心竞争力。浙江历史经典产业集聚了一大批“大国工匠”,培育出一大批知名品牌。青瓷产业,浙江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9人、省级90人;拥有3家“中华老字号”企业、12家“浙江老字号”企业。

  这个产业能增收致富

  历史经典产业本身就是富民产业。如丽水龙泉,因“剑”得名,凭“瓷”生辉,从业人员3万余人,宝剑、青瓷产业在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浙江之声记者:在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浙江下一步有什么举措?

  蒋伟峰说,浙江将重点在“六个坚持”上下功夫:

  坚持生态立茶。建设一批设施完善、生态低碳、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的美丽茶园,夯实浙江茶业绿色发展基础。

  坚持产业兴茶。以绿茶为主导,红茶、黄茶等多茶类协调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小巨人”绿茶企业,建成一批现代化茶厂和茶叶精深加工园区,厚植浙江茶业发展优势,同时开发适应新消费新需求的新茶饮,大力发展特色茶业旅游,拉长产业链,培育茶产业新的增长点。

  坚持科技强茶。加强高抗、优质、特色茶树新品种引选和推广,加快推进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高品质数字茶厂,推进“茶产业大脑+未来茶场”,以科技赋能茶叶产业竞争力。

  坚持文化活茶。加强对茶文化的深度挖掘保护开发、互鉴交流,习茶俗、论茶语、敬茶事,让茶文化走出去、让茶文化“活”起来,同时,加快培养一批茶叶非遗技艺传承人、制茶大师等高技能人才。

  坚持品牌铸茶。加强龙井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做强龙井茶品牌集群。支持各地做精做特区域公用品牌,培塑一批像径山茶、惠明茶、紫笋茶、龙顶茶等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文化标识的原创IP。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构建现代茶叶营销体系。

  坚持联农富茶。建立健全稳定的茶叶联农带农机制,把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给茶农。深化与产茶大省协同协作,发展茶业“总部经济”,提升浙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香港经济日报记者:历史经典产业当中有很多“老字号”,要让这些“老字号”焕发新的青春活力,浙江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朱军介绍,浙江有中华老字号124家,浙江老字号560家,总量居全国前列。这些老字号中,涉及历史经典产业的有210家,主要集中在中医药、茶叶、丝绸、黄酒等领域。

  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老品牌、老技艺、好信誉、好口碑。“出路”在于守正创新,这也是一些老字号能够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的“传家法宝”。省商务厅将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推动老字号队伍不断壮大

  持续开展省级老字号认定,加快建设老字号数字产业园和老字号协同创新中心,把电商、金融、传媒、高校、智库等优质资源“聚起来”,为老字号创新发展赋资、赋能、赋智、赋力。

  促进老字号产业升级

  实施品牌战略,推动老字号产品创新,向高端化、个性化和国潮化发展。加强宋韵文化研究,推动老字号和宋韵文化的深度结合,加快老字号跨界、出圈、赶潮。

  引导老字号集聚发展

  以商务部“老字号嘉年华”“老字号中华行”为指引,依托街区、景区、社区、校园、产业平台等,促进“传统文化”与“年轻潮流”互相碰撞,打造具有江南特色和国风文化的“网红”打卡地。

  拓展老字号品牌影响力

  搭建线上线下融合推广渠道,实施“老字号出海”计划,办好“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老字号巡回展”等活动,在进博会、数贸会、消博会等活动平台展示浙江老字号和历史经典产业的魅力。

  中新社浙江分社记者:浙江在做好非遗传承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吕伟刚介绍,近年来,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传统工艺的技艺保护和技艺传承,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项目列入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名录。

   基层风采

   人物访谈

【编辑:张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