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网讯(张 栗 贾红晶 王永强)韩家庄柳编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簸箕往事,是韩家庄的创业史;柳编手艺,是韩家庄的传家宝。如今,跻身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至名归。依旧作为重要媒介,联结着韩家庄与世界数千年前,尧通过一张簸箕结识舜,留下了“尧王访贤”“舜耕历山”的历史传说和“簸箕问鼎”的政治佳话。这张簸箕,是舜舅舅家韩家庄人编织的。
“丰”字簸箕,是艺名“簸箕侠”壮汉琢磨的文化柳器。代表洪洞县参加全市首届柳编技艺大赛,摘冠折桂,一字千金。八方柳编花盆,台面能摆,墙面能挂,夏季隔热,冬季保暖,花盆行新类,柳货族新丁。非遗时尚,出自人称“洪洞张”的八旬老人之手。这位名门新秀,作为星火项目,登上省城舞台,复赛路演,博得省文旅局喝彩,荟入山西文旅新品名萃录,红头文件发布,两处醒目标示。柳编传人的“H”字柳帽,又以非遗文化身份,应邀进入中国第七届特色农产品博览会的殿堂,质朴文雅,声名远播。在《光明日报·中国好手艺》栏目里,又一次亮相发声!
习主席在《跟着习主席看世界》中说道,不要把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搞丢了,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利用好。
韩家庄柳编工艺从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如今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搭上了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快车,紧抓时代脉搏,把小工艺变成大产业。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趟出了一条适合我们自身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