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名,融合思想
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
党建强,源于融合思想。针对“思想伟力”发挥,泉州水务集团党委采取了一些好的做法。
设立专职机构。2019年,《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颁布后,泉州水务集团党委随即按照要求,成立党委宣传部,具体抓意识形态工作和协调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清单化、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化、企业政工队伍建设规范化,让水苑文明之花夺目绽放。目前,泉州水务集团是泉州市属五大国资集团中惟一而且是连续两届的“福建省文明单位”。
落实工作机制。泉州市属国资国企落实“五责五联”党建工作机制,水务集团各级党组织围绕“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领导核心作用和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发挥先锋先锋模范作用、纪委(监察专员)发挥专责监督作用”进行延伸和实践深化。近年来,党员们历经“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的淬炼,党员的思想更加统一,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一些创新做法在水务集团各级党组织中也不断涌现。比如,集团党委梳理党务工作流程,编制《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发展党员工作手册(试行)》,形成一套权属企业可规范操作、可量化考评、可切实执行的标准体系;再比如,泉州水务集团机关党支部建立了“领学督学”机制。在集团部室挂钩一级权属企业的基础上,集团部室党员负责人要领学所在部室党员、职工,同时要督学所挂钩的一级权属企业。这种做法,横向联动了集团各部室、纵向牵引了集团各权属一级企业,成为“三会一课”制度的一种有益补充。
坚持合力共为。泉州水务集团成立五年来,集团工会(女工委)、团委先后建立,在集团党委领下,集团群众组织快速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活力化轨道,在巩固执政阶级基础、培养助手和后备军方面作用明显。
注重实践引导。2022年3月,疫情冲击泉州,水务集团党委专门成立下沉一线抗疫工作队临时党支部,设立供水保障、抗疫一线、项目攻坚、宣传后勤等4支“突击队”、10支党员先锋队和志愿服务队,集结300名志愿者驰援8个封控区(点),组织200名职工参与供水保障、污水处理、科技抗疫。
与水共生,融合产业
在实践引领上做文章
党建强,在于融合产业。水务集团成立后,坚持强链、建链、补链,发展的脚步快速,泉州水务集团党委深切地认识到,党建引领力“强不强”,决定着产业发展“好不好”。
坚定政治方向。泉州水务集团党委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各级党组织坚持做好“三重一大”议事前置,常态化开展全面从严治党暨党建工作绩效考评,保证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国有企业得到正确和坚决贯彻执行,为企业的业务发展指引航程。
带好产业队伍。围绕原水、制水、供水、排水、污水、节水“六位一体”水务发展,水务集团党委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以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逐步形成一支约2100人,其中技术人才520人的产业职工队伍,为水务产业快速扩大和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树立智慧标杆。依托“水务大脑”智慧系统,打造“智慧党建平台”,整合党员e家、志愿者服务平台等基础数据,融组织生活、学习教育、党员服务、党费管理等功能为一体,开通微信小程序,推动“传统党建”向“智慧党建”提档升级。
凝聚板块力量。水务集团党委完善“党建十水务大脑”,推动水利原水、城乡供水、环保科技、清洁能源、工程服务、股权投资、市政排水、水务大脑八大板块组成的水务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并逐步向“一体两翼双驱”业务板块发展。截至2021年12月底,泉州水务集团总资产171.34亿元,比成立时增加138.55亿元,增幅422.54%;净资产84.49亿元,比成立时增加64.45亿元,增幅321.61%,资产负债率50.69%。五年来,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0.35亿元,比成立时增加51.99亿元,年均增幅124.38%;利润总额9.39亿元,比成立时增加8.17亿元,年均增幅133.93%。2022年8月,泉州水务集团完成与蠡湖股份的股权交割,实现泉州国有控股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向水而兴,融合城乡
在服务大局上走前头
党建强,缘于融合城乡。推动全市城乡共同发展,泉州水务集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泉州水务集团各级党组织坚持讲政治、讲大局,通过党组织的一体组织力、联动力、影响力,围绕美丽中国和乡村振兴,推动“原水、供水、排水、污水、节水、净水”全市城乡一体化。
推动全市原水一体化。全面实现全市原水运营一体化,成立泉州原水运营有限公司,将市属水管单位及各县市区重要原水单位纳入“五统一”的管理机制,加强泉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管控,构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