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应困于迷途,嫰芽不该隐入荒野。当少年幼童因迷茫、贪玩······走入“迷宫”,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守护随即展开 —— 我们借无人机之眼 “上天”,让科技的视野穿透山林与街巷,捕捉每一处细微踪迹;我们凭双脚之力 “入地”,让执着的搜寻踏遍角落与沟壑,传递每一份温暖期盼。“上天入地”,只为用最快速度,将迷失的青春拥回安全的港湾。
“上天”无人机巡空,点亮回家的灯塔
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与热成像设备升空,突破地形限制,快速扫描人力难及的陡坡、密丛,实时回传画面;悬停低空,清晰拍摄孩童衣物、身形特征,助力地面人员精准定位。科技为寻找按下 “加速键”,让走失孩童的踪迹更快浮现。
“警察同志,快来帮帮忙!我女儿和家里面吵架后离家出走失联了,现在已经出门一个多小时,还没找到,请你们帮帮忙吧。”
9月12日,放珠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请求帮助寻找与家里吵架后离家出走的15岁女孩,目前该女孩已失联。接警后,放珠派出所民警立即联系家属并了解相关情况。经过与家属沟通后民警得知:女孩之所以离家出走是因为与父亲沟通不畅产生误会,两人发生争吵后便负气离开;女孩离开时身着白色短袖上衣、灰色裤子,随身携带一部手机。
面对深夜负气出走已有一个多小时、行踪不定的小女孩;面对周围种有农作物的田埂和茂密的森林树林,放珠派出所民辅警兵分四路,一边组织警力对房屋周围及小女孩经常走动的地方进行地毯式寻找;一边调取周边及可能途经路线的公共视频资源进行追踪;一边向指挥中心汇报情况,协同多部门对小女孩的手机进行位置定位;一边安排所内无人机操作手使用无人机对周围进行高空寻找。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不懈努力,13日凌晨1时28分许,搜索民警通过无人机在一水库周围发现小女孩的身影,地面寻找的民警立即前往该地,终于在一玉米地内找到失联的小女孩。家属对警方的深夜全力相助表示万分感谢。
民警在现场对小女孩进行心理疏导并引导家长注意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方式、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同时教导小女孩要理解父母,遇见问题应当理性沟通,不应采取怄气、离家出走或者极端方式来解决问题。
“入地”脚步遍街巷,织牢回家的牵引线
民辅警、家长······组成搜寻队伍,逐户询问商铺店主,仔细排查废弃楼道,在草丛、墙角等隐蔽处反复查看。哪怕夜色降临、雨水打湿衣衫,也不停歇呼喊孩童名字。每一步坚实的脚印,都是对孩子的牵挂;每一次耐心的排查,都在缩小与走失孩童的距离。
“警察!我家两个娃儿出去玩找不到了,我们都找了好几圈了没找到,请你们帮忙找一下嘛!”
近日,阴底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求助称:下午2点左右,自家年仅7岁的孩子带着其4岁的弟弟在户外玩耍时走失,家人多方寻找未果,十分焦急,请求帮助。
接警后,阴底派出所民辅警迅速行动,一方面迅速调集警力视频巡查,以走失地点为中心,调取周边视频监控。通过细致查看视频画面,成功捕捉到两名儿童的身影;一方面指令警力前往儿童最后出现地点驾车沿路追踪,并在视频信号覆盖薄弱区域下车,分为多组进行徒步搜寻。
参与搜寻的民辅警克服路况复杂、人流量大等困难,沿着孩子可能行进的路线,不断询问沿途路人,并扩大搜索范围。经过搜寻民辅警的不懈努力,最终在一处远离居民区的偏僻林地旁,发现了两名浑身沾满泥土的儿童。经确认,正是走失的两名孩子。
随后,民警将两名儿童安全护送回派出所,交到心急如焚的父母手中。同时民警教育这两名孩子牢记“四不”原则:不单独远离家人、不跟陌生人走、不去陌生偏僻的地方、记住基本的安全信息。并且提示家属,对于低龄儿童,切勿让孩子脱离视线范围,尤其在户外、马路、水域等复杂环境附近。
当无人机的螺旋桨缓缓停转,当街巷里的呼喊声化作相拥的哽咽,这场 “上天入地” 的搜寻终于迎来温暖结局。每一次成功寻回,都是科技赋能与人心坚守的共同见证,都让我们更清醒于预防的重要性。搜寻再及时,也不及让危险从未发生;科技再精准,也不如全民绷紧安全之弦。
在此呼吁每一位家长,牵紧孩子的手、教给孩子安全知识;也恳请每一位路人,多留意身边独自徘徊的孩童、多传递一份安全提醒。唯有我们人人提高安全意识、主动参与守护,才能让每双稚嫩的脚步,都能安稳走在爱的视野里。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人员查询
电话:010-57187769
邮箱:fzzg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