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高温季节,辖区水域游玩戏水人数激增,溺水事故风险明显上升。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预防溺水事故发生,黔西市公安局严格落实各项工作举措,多维发力构建严密安全屏障,全面强化预防溺水工作。
素朴镇屯江村,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落。三面青山合抱,一方碧水相依。村支书手指村前缓缓流淌的六广河:“这水是宝,也是险。”入夏以来,这条滋养村寨苗胞的河流,成了素朴派出所的重点守护对象。
“这段河流水域深浅变化大,水下有暗流,娃娃们看着水清,下去就危险了。”素朴派出所民警白源在与村民宣讲防溺水安全知识时说道。
结束进村入户宣传,白源和同事立即来到六广河水域,沿着河岸仔细排查,扶正被风雨吹歪的警示标识,查看救生设备是否完好。在田边歇息的苗族同胞老李说道:“常看到他们来转,安心多了。”
河岸线上,村里大喇叭循环播放的“防溺水六不准”,民警沿河巡查的身影,与苗族姑娘漂亮的服饰相互映衬,在山水间构建了一幅平安和美的画卷。
二十里开外的乌江源,警用无人机像不知疲倦的苍鹰盘旋在水面上。“穿红衣服的同志,请带小孩离开水域,立即退回安全区域!”“小朋友快上岸!水底藏着的大鲶鱼会咬脚!”新仁化屋景区,无人机喊话声在山谷荡起回音,惹得岸上的游客笑作一团。
新仁派出所民警强合锋操作警用无人机升空巡查,屏幕清晰显示广阔水面和沿岸情况。“视野广、无死角,发现异常能快速喊话警示,便于及时通知地面警力和村干部前往劝导。”强合锋紧盯屏幕说道:“有了这套‘空中之眼’,在重点时段巡查水域,能及时劝阻近水危险行为。”
“您已进入危险水域,请立即离开!”岸边安装的防溺水智能语音警示装置,伴随着警示语不停闪烁。放牛的吴大爷拍拍牛背:“这玩意比狗好使,只要有人靠近危险区域就叫唤。”
“看到伙伴落水,第一件事做什么?”黔西市素朴中学教室里,民警姚玲的提问引发一阵讨论。这是暑假前的最后一堂安全教育课。
“同学们,河边游泳太危险!看到有人溺水,千万别自己跳下去救!”暑期来临之前,民警深入辖区学校,采取现场讲解、播放警示片等方式开展预防溺水宣传。民警通过身边发生的溺水事故循循善诱,让学生切记不私自下水、不结伴野泳、不盲目施救,并演示“叫-叫-伸-抛”科学救援法——先大声呼救,再拨打110,利用竹竿绳索等延伸施救,抛投漂浮物创造生机。通过向师生宣传预防溺水安全知识,增强师生自我防范意识,做到自觉远离危险水域,不以身试险,确保自身安全。
“夏日炎炎水清凉,安全知识不能忘;危险水域莫靠近,私自下水易遭殃;见人落水别慌张,盲目施救反受伤,先喊大人来帮忙,竹竿绳索延伸长;‘叫叫伸抛’记心上,生命防线要筑牢!”放假回家的小宋同学,口中念叨的正是预防溺水安全宣传课上学到的知识。
线下脚步不停,线上同步发力。黔西市公安局依托“黔西警事”微信公众号及各辖区警民联系微信群,密集推送防溺水警示案例、自救知识、危险水域提示,让预防溺水知识直达千家万户,深入人心。电脑前,宣传民警小吴紧盯屏幕,正从海量的信息里筛选防溺水相关内容,精心编辑。看着公众号正在发送的图文,小吴喃喃道:“能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减少溺水事故,值得!”。
“群里常发,提醒别去野游,讲怎么救人,实用!”市民周大姐点开微信“警民联系群”,弹出“黔西警事”推送的“夏季溺水事故高发,这些知识要牢记!严防溺水 安全度夏”图文,周大姐说道。
傍晚,屯江村的水面映着夕阳,素朴派出所民警白源和同事结束当日巡查。新仁化屋景区警用无人机掠过水面,波光惊起飞鸟。黔西市公安局将持续把宣传做在先,把预防做在前,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多方联动,全力拧紧防溺水“安全阀”,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生命安全。
夏日漫长,守护继续。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人员查询
电话:010-57187769
邮箱:fzzg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