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露
“叮!您的好友‘小微’已上线,我是24小时在线的AI警务助手,无论是法律咨询、业务指导、谈心陪伴,只要动动手指,小微随时为您保驾护航!”

深夜的派出所,民警正在调解一起空调外机安装的邻里矛盾时,双方情绪激动,他对着微信轻声说:“小微,住房外墙的相关法律规定?”3秒后,手机弹出《民法典》272条款,并附带调解话术建议。这个会说方言、懂心理、能斗嘴的AI助手,正是让全局民警直呼“真香”的破案新搭档。
这便是金沙县公安局“微尘AI工作室”研发推出的“AI警务助手:小微”。以"精准赋能、轻量接入、务实提效"为核心理念,成为基层民警日常工作的智能加速器。
这不是Siri,是警队的"智能法库"
法条闪电侠:集成治安管理、交通法规、户籍政策等几大业务板块,收录上千+标准化处置流程。当新警员小李被群众问:“电动车违规载人罚多少钱?”小微立刻“甩”出《道交法》第89条+本地执法标准,建立“问题-处置-依据”关联链,实现响应速度小于3秒,比翻手册快10倍。


场景变形记:针对“纠纷调解”“证件办理”等高频场景,可自动关联相关法条及案例参考。像游戏里的“一键连招”, 快速识别需求,精准匹配警务知识库,实现“问题-场景-解决方案”的一键直达,有效提升警务服务效率。
更懂“黑话”:支持方言语音指令唤醒,巡逻途中通过微信对话即可获取《接处警规范》关键条款民警说“搞个尿检”,小微秒懂要调《吸毒检测程序规定》金沙话版,再不需要上网繁琐的搜索。
微信里的"警界百宝袋"
它依托微信原生环境不用下载APP,零成本接入。调解纠纷间隙,偷偷发微信:“来个调解纠纷话术”——瞬间收到多种方言版调解金句...


通过群聊功能,可使多部门联动,可集中针对某一类案例全流程闭环查询。刑警老王发现诈骗新话术,随手转发到群里后小微会自动抓取关键词,连夜更新知识库,第二天全局都能用上新战术。
小微在外网助手模式下,系统仅开放法律查询、常见问题解答等基础功能;涉及核心警务工作时,则需切换至公安内网安全环境,所有敏感数据均隔离存储,并通过加密技术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涉密信息绝对安全 。
比同事更暖的"电子战友"
警务助手不单是只单纯服务警务工作,同时他集成的方言识别系统以及不断深入学习的知识库,内置200+条定制化心理疏导话术,能够在民警办公疲惫之余提供情绪价值,幽默风趣的化身“聊天达人”。


中午2点半,刚处理完上午第8个警情的小张警官瘫在椅子上,有气无力地对手机说:“小微,讲个笑话吧。” AI立刻切换成陪伴模式:
“张警官辛苦啦!给您说段《警界趣事》,昨儿有个小偷,翻墙时候卡在栏杆上喊'警察叔叔救命',您猜怎么着?这位贼大哥去年见义勇为奖状还在咱派出所墙上挂着呢!哈哈!”
或许就是这样一个会普法、背得出所有法条但从不说教、在民警最疲惫时递上“电子咖啡”的AI伙伴。让技术不再是冷冰冰的代码,而成为带着烟火气的“编外警员”,这才是智慧警务最动人的打开方式——让机器学会人的温度,让人拥有机器的效率。


这款扎根微信生态的AI工具,通过智能化的信息处理与提醒服务,让警力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更专注核心警务价值。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技术赋能,正是智慧警务最具生命力的实践形态——用轻量级创新撬动基层效能质变,让科技真正服务于每一名一线警员。